学会新闻 专题报道 保险要闻 学术动态 海外保险 保险数据 地方保险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领导 理事会组成 组织架构 大事记
保险知识 保险案例 保险史话 法律法规 消费者问答
刊物 地方刊物 图书 文集 论文 课件
课题 征文 专题研究 保险史 奖学金 调查报告 教育培训
浅论我国的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建设
论文摘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养老保险,鼓励企业实施年金计划,促进我国养老保险机制的健康发展,完善我国的企业年金和税收优惠措施,强化企业年金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加强养老保险人才队伍培养和法制建设等方法,使我国能加快养老保险体制改革,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步伐。 论文关键词: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社会保障 1 引言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按国际通用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就属老年型国家,而我国1999年已经步入了这个行列。中国老年人口正以每年高于3%的速度增长,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世界银行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亿退休人员,如何解决如此众多的人员的养老问题,是国家和企业以及社会都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1]。
当前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影响已经显现端倪,也将逐渐蔓延到对养老保险制度和实施的影响上,如何在经济危机大潮中继续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养老保险制度取得的成绩,提高企业年金在养老保险中的作用将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2 养老保险与企业年金 2.1 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内涵 (1)养老保险是指由政府立法确定社会劳动者在年老失去劳动能力或退出工作岗位时享有退休养老的权利,并依靠政府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2)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其直接的目的是提高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水平,提高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减轻政府的社会养老压力,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2.2 我国养老保险机制和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1)养老保险机制不完善 当前中国养老保险机制的最大问题,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机制跟不上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目前运行的单纯的依靠社会保险养老和企业保险养老已经不足以保障退休人员能够渡过幸福的晚年。/////
(2)个人投资养老保险意识淡簿 在各种寿险中,人们往往陷入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重财轻人,相当多的人宁愿给家庭财产保险,不愿给人保险。 (3)我国企业年金机制还不够完善 目前企业年金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三种:企业自行管理、社保机构经办和保险公司经办。缺乏有专业资格的管理人员和投资技术,影响了企业年金的运行质量和效率。 (4)企业没有在养老金运作中充分发挥作用
企业制度不完善会给养老基金运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养老金运营措施不透明,企业员工无法参与养老金的运营的决策和监督。
(5)企业年金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经验的专业机构和专业管理人员
企业年金是由委托人、受托人、托管人、个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这五类机构的委托代理关系所组成,在管理制度方面缺乏有效地内部和外部监管,无法在养老金运作中以提供客观公正的监督。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基础薄弱,缺乏经验,更缺乏大批有专业技能的经营管理人员。 (6)员工对企业年金计划认识不够 长期以来,员工“养儿防老”、“储蓄养老”的传统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普遍缺乏对制度性养老的认识;企业年金费用的缴纳被误以为是企业额外收取的费用;一些员工参与企业年金的积极性不高。
3 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几点思考 3.1 加强政府对养老保险的指导和监管 发展养老保险事业具体的措施包括:(1)建立不同管理服务机构的相互制衡制度;(2)建立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3)建立投资管理安全保障制度;(4)建立主动监管制度。主要采取的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四个部门联动监管,最终由社会保障部门负全责的多部门监管机制。
企业年金是企业实施养老保险计划中一项重要工作,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约束,鼓励和推动企业发展年金,主动为养老保险增加投入,可以通过立法,推动建立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养老保险制度。///// 3.2 提高社会对养老保险的关注与重视 社会对养老保险的关注和重视主要来自已经退休的人群和接近退休的人群,我们要大力宣传养老保险的意义,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3.3 提高人们主动参与养老保险的认识 我国传统的“生儿养老”的家庭养老观念是根深蒂固的,许多人宁可把钱放在家里,也很少买保险和进行养老保险投资,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健全养老保险的法律和制度,还要大力宣传养老保险的好处,企业年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可以带来投资收益的复利增长,补偿通货膨胀带来的个人实际收入下降,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等,员工和企业自然愿意接受企业年金并乐于推动。从而,加快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深入发展。企业职工要想提高退休待遇,必须走企业年金的道路。企业年金对提高养老保险征缴额,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减轻政府负担有着重要意义。
3.4 完善我国的企业年金和税收优惠措施[2]
实行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和个人缴纳企业年金的缴费率,是发展企业年金的一项关键性激励措施。税收优惠使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能够获得规避税收、增加收益的好处,因此是政府鼓励企业年金发展的最有效措施。
给予企业以年金上的优惠政策,可以提高员工在养老保险的实惠。例如企业和员工分别为该企业年金计划缴费100元,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3%和20%,投资收益的税率为20%,员工计划在三年后退休,采用企业年金投资管理模式的启示税前名义投资回报率为10%。///// 3.5 强化企业年金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年金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是以年金方案中运营年金资金直接或间接持有自身企业股票为基础的,这种做法将企业与员工更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强了员工的企业主人翁责任感,更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 3.6 完善我国企业年金模式建设 就我国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现状,我国的企业年金的发展应鼓励DC计划与DB计划的共存模式,开发多种年金计划条款,实行混合型计划,增强制度的适应性,以满足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3.7 加强养老保险人才队伍培养和法制建设
企业年金需要有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和运营。我国要加快补充养老保险队伍培养和专业投资机构建设;要加快保险业和资本市场的开放步伐,大力引进外资、人才和国外专业投资机构,加快企业年金市场化和国际化。加快制定企业年金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为企业年金的发展创造稳定的、公平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耿志民.养老保险与资本市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2] 章忠军.浅议企业年金和养老保险[J].现代商业,2008(2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