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与中山大学联合主办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与‘三医’联动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商业保险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的演讲。

姚会长从商业保险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机遇、商业保险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践以及商业保险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建议等三个方面阐释了商业保险在医疗保障改革中的作用。他指出,我国商业保险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面临巨大机遇。一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商业保险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9号)、《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50号)等文件明确政府鼓励保险公司大力开发各类医疗和疾病保险等商业保险产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商业保险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生力军”作用。二是商业保险服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独特优势,潜力巨大。当前,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商业健康保险已成为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医改的一个关键要素和盘活医改全局的关键棋子。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全国性的网络机构、专业化的管理队伍、加强对医疗服务提供方的管理和风险控制,控制虚假和不合理医疗消费,提高政府财政投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进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合理的医疗服务。
姚会长还详细介绍了我国商业保险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些实践与探索。他强调我国政府通过向商业保险公司购买服务等方式,推进了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医疗保险经办服务,有效降低了公共服务运行成本,提升了医疗保障体系运行效率,有效推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完善了社会治理体系。一是我国商业保险承办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大病保险服务取得显著效果。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体系,有效控制成本支出;打造专业技术团队,提升服务水平,为参保人群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我国商业保险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参与者。近几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给种类快速增加,覆盖面不断拓展,高端医疗产品日渐丰富,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参保人数大幅增加,保障水平因此大幅提高,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商业保险通过提供医疗责任险、医疗意外险等方式助力医疗机构实现稳定经营。
最后,姚会长提出商业保险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的五点建议。一是积极创新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切实提高群众医疗健康消费能力。二是探索发展“互联网+商业医疗保险” 新模式,推动保险业创新发展,为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注入新能量。三是加强保险医疗互联互通建设,实现对医疗风险的防范与管控,提升医疗风险管理能力与理赔服务水平,降低理赔利益漏损。四是推动医疗养老产业链整合,形成健康医疗、养老保险、政府购买服务有机结合的养老、健康和保险产业链。五是加强商业保险服务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从而有力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体系改革和发展。

研讨会上,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志恒致辞。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王东进、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教授、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林应武,北京大学李玲教授也作主旨演讲。
责任编辑:汪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