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 APEC亚太金融论坛”之保险与经济社会发展主题论坛现场
中国目前正在进行两个举世关注的伟大转变,第一个转变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第二个转变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现代治理和经济应该从原来主要由政府主导、政府拉动、政府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进入到发挥市场机制、市场主体作用的经济的新常态。
虽然我国经济的增速没有以前高,但是发展的质量和绩效正在好转。伴随经济的发展的新常态,社会治理下一步应该走向依法治理新常态。在这个新常态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保险业作为经济社会的政策工具,应该成为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的政策工具,提升其在国家战略中的安排和定位。下一步是在完善法律体系的前提下,首先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目标,包括风险标准、风险数据库、风险的评价和风险的管理纳入到社会治理框架,同时把社会治理的标准从原本的直接控制转向间接控制,这也符合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原理。新的依法治理体系包含多元参与、互动、交互影响的发挥社会市场多元要素,以法律为基础,可以发挥巧妙的社会治理机制和社会治理政策工具作用。这个依法治理体系在未来应该成为社会治理的新常态。
在社会治理新常态中,保险业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第一,在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主要是依靠政府和财政,虽然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出台明确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起法律的框架,但是仍然存在第一支柱独大,第二、第三支柱发挥作用严重不足的问题。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还是主要靠政府唱独角戏,而企业和个人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承担的责任、权益不对等,公民的保障不足,这对我国的下一步和谐发展不利。因此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明确的对要发挥企业在企业年金,个人商业保险在第二支柱、第三支柱中的作用提出了战略要求。未来将在依法治理的前提推动下,构筑一个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也就是PPP合作模式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完善的养老、医疗、健康保障体系,可以使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健康,更和谐,更有质量,也更有尊严。
第二,在打造完善中国的法律体系,特别是侵权责任法、环境污染防治法、食品安全法等等法律的前提下,打造责任中国。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要承担责任,中国的公民作为个人要承担责任,中国的市场主体企业也要承担责任。在责任法律的完善的前提下,要转变以前主要依靠政府手段进行管理的方式,比如说在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化解医患矛盾方面,怎样发挥市场、政府和社会机制的作用,在完善依法治理的前提下,保险业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包括在生态文明方面可以缔造美丽中国,食品安全方面可以保障安全中国,化解医患矛盾方面营造和谐中国等,未来还有很多领域需要保险业发挥作用。现代保险业在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方面也有天然的优势,通过完善依法治理,可以把长期以来由政府直接管控,并且承担主要压力的风险,通过引入保险机制进行巧妙的制度安排,把政府、市场、企业和个人通过一种正相继离引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不断循环,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保险,特别是责任保险的作用由此凸现,一是在采取风险管控措施的前提下的费率调解机制;二是在运行风险的管控机制的同时有一个正向的激励机制。社会的和谐需要动力机制,也需要刹车机制,所以矛盾的化解机制在这里非常重要。
第三,在国家传统巨灾灾害风险管理中,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生产事故等等主要是政府承担责任,下一步应该在完善法律的前提下,鼓励保险业参与政府支持的巨灾保险以及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使公民在企业和社会中更加安全。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未来保险业应该作为社会治理新常态中凸现社会治理重要的政策工具起到杠杆作用。
我国现在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怎样转变过去破坏环境、滥用资源的生产方式,提质增效,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的关系,保险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三大关系的协调过程中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人类从诞生以来,一直与风险相生相伴,风险管理应该是人类的永恒主题。现代社会是高风险社会,风险管理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和人们的衣食住行、各行各业密切相关。更好的预防风险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关键。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保险业在当前,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前面讲到在传统社会主要依靠政府发挥作用管理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这种直接的管控在现代社会应该让位于法律体系完善下的依法治理,而在依法治理的框架下保险业的作用非常明显。目前我国的经济,特别是怎样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方面存在一个难题,那就是实体经济缺乏资金的支持。最近保险企业在这一方面做了探索,开发了科技创新的保证保险。10月21日中央电视台专门对湖北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保证保险的效果予以报道,中小企业通过科技创新保证保险,可以获得金融支持,化解了由于中小企业高风险,银行不给贷款这种难题。由此可见,通过保险的参与,可以使金融更好的通过加强风险管控,激活完善风险管理的链条,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服务真正落到了实处。
另外,保险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资金快速积累,而且大部分是长期资金,这些长期资金可以投资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和我国民生保障的重点领域,如城镇化,旧城改造等。最近一两年保监会出台了一系列的资金管理新政,放开前端,管住后端,就是管控在风险条件下如何给市场主体在资金运用方面的自主权以自主投资,保险业通过完善资金创新的管理机制激发了市场活力,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国政府正在进行职能转变,简政放权,特别是从政府直接管控市场主体向为社会市场更多的提供公共服务转变。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预留空间,使得保险业可以在依法治理前提下的公共管理中更好地参与社会治理。例如2012年六部委出台了关于城乡居民通过商业保险购买大病保险服务的文件,自实施以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提高了大病保险的普及面,惠及了城乡居民,而且很快就要实现全面覆盖。在公共创新服务方面保险业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下一步在发挥现代服务业为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和中央依法治国精神方面,保险业会迎来一个前景广阔的新的春天。
责任编辑:汪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