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中国保险学会姚庆海会长与意大利前财长萨科曼尼先生在上海就保险与金融行业的发展与监管问题进行了座谈。
姚庆海会长首先介绍到,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社会和经济风险主要由政府来承担,保险业的发展主要是涉外业务。当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尤其是当前金融市场全球化、网络化和创新化的背景下,中国保险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中国保险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也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
萨科曼尼先生指出,保险业的发展与利率高度相关,利率的波动直接影响保险业的风险暴露。为降低保险行业的风险,保险企业应进行长期投资,实现资产负债之间的匹配,防止出现资金期限错配问题。姚会长亦指出,保险资金特别是寿险资金运用需要长期匹配,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险资金可以成为其主要筹资渠道之一。姚会长认为,中国保险公司在优化国内资金运用的同时,更要争取走出去。当前安邦、复星等保险公司在欧洲的投资并购,为中国保险公司的海外资金运用做出了有益尝试。萨科曼尼先生对此表示认同并补充道,欧洲是中国保险公司投资的良好选择,中国保险公司在做好投资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风险的分散化,做好资产池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保险业的核心功能,对此,姚会长指出,中国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进程中,特别重视商业保险机构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中国政府将出台商业健康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缓解社会保障支出的公共财政压力,构建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萨科曼尼先生认为,当前中国与欧洲都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问题。随着老年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公共养老金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养老金的正常支付尤为重要。商业保险的保障将为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体系带来有效补充。萨科曼尼先生对中国政府鼓励保险公司发展商业养老、医疗方面的业务表示赞同。
最后,姚会长阐述了中国保险与金融行业监管有别于部分国家实行混业经营、混业监管,中国实行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萨科曼尼先生介绍到,意大利根据各金融部门的目标来确定监管责任,并将监管任务分配给两类不同的机构,一类以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健性为目标,另一类以维护金融业务监管的透明性为目标。意大利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拥有不同的操作方式、风险和监管规则,但监管合作机构的成立则有效协调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相互合作。姚会长最后指出,在金融机构的全能化、不同业务之间相互融合的背景下,中国和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应建立一个权威的、标准化的、高效率的金融监管体系,有效防范金融机构系统金融风险。
通过座谈,双方一致认为,将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促进保险理论与监管政策的传播,推动中国保险市场和国际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汪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