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净化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同时激发党员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12月20日,兴安盟中支党支部组织党员同志赴巴日嘎斯台乡参观兴安第一党支部。
兴安镇党支部成主于1946年,位于巴日嘎斯台乡兴安村,是内蒙古东部区第一个农村红色党支部诞生地,也是科右前旗建党发源地。为了弘扬革命老区精神,继承和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2006年开始,着手复建了兴安镇党支部旧址。连续几年来共投入资金190万,恢复旧址办公场所6间,包括巴拉格歹努图克办公室2间,自卫队队员寝室2间,办公室2间,自卫队马厩1间,碾坊1间,10米深手摇辘轳井一口、弹药库一座,瞭望台一座,旧址大院四角各设一个炮台。2016年,在原有展馆的基础上,新建了占地750平方米的红色党支部纪念馆。馆内墙壁以红色基调为主题,以多种展现形式讲述兴安村发展历文,涉及前言、兴安村史、星火燎原、峥嵘岁月、继往开来、辉煌成就、前景展望、后记八个部分,充分展示红色党支部光辉革命实践活动及红色精神在兴安村的传承和发扬。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园两馆两旧址”,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被命名为国家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国家AA级景区,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爱国主义敬育基地,盟旗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年接待游客在2万人次以上。
科右前旗巴拉格歹兴安村(原西科前旗巴拉格歹努图克兴安镇党支部)是内蒙古东部农村牧区第一个创立的红色党支部。1943-1946年,在极其艰苦的革命斗争条件下, 党小组、党支部曾在这里秘密召开多次会议,接受八路军、新四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三支队的指示,1943-1944年,八路军总部交通员刘健民(中共党员)来到西科前旗(今科右前旗)巴拉格歹努图克等地秘密发展东北抗日联军某部战士王金财、包振雅等为中共党员,并成立了党小组,秘密开展地下革命工作。1946年6月在新四军干部蒋弼仁等(中共党员)的积极培养教育下,又先后吸收了一批衣民进步青年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时发展的农民党员有:李国芳、温永海、张德胜、王福、侯禧顺、孙玉疏等。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不断深入和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为更好地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进行剿匪斗争活动,保卫红色政权 实现内蒙古民族和中国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批准,于1946年9月1日,内蒙古东部农村牧区第一个红色党支部在巴拉格歹努图克兴安镇正式成立,从此开辟了新的历史纪元,使一大批党员和革命中些力量相继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进而为内蒙古自治政府的建立和支援东北解放战争做出了贡献。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中支党员同志分别参观了兴安村史、星火燎原、峥嵘岁月、继往开来、辉煌成就、前景展望等几个部分,参观了兴安镇党支部、兴安大队党支部、兴安村党总支,了解红色党支部伟大的发展历程,艰苦的工作环境。
通过边参观、边听讲、边领会、边思考,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深知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理论和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将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弘扬新时期的革命精神,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真正把革命精神存之于心,践之于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理、有品行,讲风险、有作为”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