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去年8月国务院出台“新国十条”以来,内蒙古财产保险市场深入贯彻落实新“国十条”精神和自治区《实施意见》精神,结合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立足实际,积极拓宽保险服务领域,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
大力推动农业保险业务创新
“新国十条”发布后,内蒙古保监局积极推动自治区农业保险业务创新和规范发展,继续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开展以疫病和意外事故为保险责任的商业性肉羊肉牛养殖保险,探索开展苜蓿种植保险、马铃薯价格指数保险、露地蔬菜等新业务领域试点,推进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和制种保险产品开发和试点工作。如人保财险在今年上半年商业羊养殖保险实现保费收入55.5万元,在鄂尔多斯市实现商业苜蓿种植保险第一单,实现保费收入34.19万元,承保苜蓿1.8万亩。中华联合积极尝试开展牧草、养牛、养羊等保险业务,开发了牧草旱灾指数保险、苜蓿种植保险、苜蓿收获期保险及肉羊雪灾保险等业务品种。上半年,公司在乌兰察布丰镇县为个别企业和农户提供了苜蓿收获期保险,收取保费54.54万元,为2.27万亩苜蓿、15名农户及企业提供了2726.88万元的风险保障。安华农险在乌兰察布市商都县试点开办露地蔬菜种植保险,承保蔬菜品种包括西芹、圆葱、白菜、甘兰等15种主要冷凉蔬菜品种。下一步自治区农险业务经办公司还将继续加大农险产品创新,开发可用于贷款抵押的商品林保险、马铃薯收购价格保险、东部地区马匹保险、宠物保险等保险产品。同时,内蒙古保监局积极指导公司修改农险条款费率,提高各承保品种的保险金额,降低农牧民负担,提高风险保障水平。放开温室大棚及棚内作物保险经营区域限制,将试点的6个盟市温室大棚保险扩大到全区,实现全覆盖。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协调自治区畜牧兽医局推进防疫与保险承保结合、无害化处理与保险理赔结合、扩展保险覆盖面等工作,提升自治区养殖业保险工作层次。与自治区农业保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合开展农险经营绩效考评,对财政补贴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调查,逐步建立适度竞争的农险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引导保险机构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深入推进责任保险深入发展
一年来,内蒙古保监局积极与民政厅、财政厅、环保厅、综治办等有关厅局沟通协调,推动社会治安保险、农房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险种加快发展。据统计,自2007年开办以来,全区通过治安保险累计承保社区、农牧区社会治安家庭财产保险182.68万户,累计承担风险保障319.32亿元,已结赔案7000余件,支付赔款1143万元,为补偿投保居民和农户的经济损失、尽快恢复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自治区政府已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纳入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提出到2015年年底,全区所有涉重企业要实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应保尽保,对足额投保企业实施优惠政策,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全区除兴安盟外,其他11个盟市均开办了该项业务。其中,呼和浩特市的参保企业达到38家,处于环境污染风险重点防控区域的巴彦淖尔市、赤峰市的参保企业均在10家以上,煤化工业园区较为集中的阿拉善盟、鄂尔多斯的参保企业也接近10家。全区环境污染责任险业务累计承保各类企业110家次,呈现出参保企业逐年增加的可喜发展态势,累计承担风险责任限额4.59亿元,签单保费894万元。同时,内蒙古保监局积极跟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与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联合开展食责险调研督导,发挥保险辅助食品安全监管的积极作用。如人保财险在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等盟市30个试点单位食责险宣传动员、投保签单工作,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好评。截至6月底共承保食品安全责任险280笔,保费92.76万元。另外,保监局与相关厅局联合发文,推动特种设备责任险、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等业务试点。自2013年以来,全区特种设备责任险累计承保企业272家次,为2296台(套)特种设备提供了15.17亿元的风险保障,在18次保险事故中累计支付赔款45万元。
积极发展信用保证保险,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内蒙古保险业积极推进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等业务的发展。一是主动参与政策制定。会同自治区金融办、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银监局、证监局出台《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金融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为金融保险行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鼓励健全服务网络。研究制定保险机构年度发展规划,积极支持保险公司在小微企业聚集地区设立保险分支机构,为小微企业就近提供保险服务。三是积极引导做好服务。要求保险公司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开发能够满足小微企业发展需要,有特色、个性化的保险产品。对于小微企业提出的投保事项不得有歧视性条件或限制性规定。四是构建良性运行机制。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与我区近40家出口企业开展合作,为出口企业解决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累计达到3.78亿美元,有效缓解了部分企业出口融资困境,形成了以保险带融资、以融资带出口、以出口促增长的良性发展局面。结合我区实际,人保财险、平安产险等保险主体积极开展小微企业、涉农企业信用保证保险,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一季度,全区信用保险保费收入0.79亿元,同比增长1323.31%,主要是人保财险去年推出的金融机构信用损失保险产品;保证保险实现保费收入0.55亿元,同比增长78.16%,主要是平安产险的平安易贷产品。
财产保险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一是业务规模持续增长,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全行业实现原保险保费86.65亿元,同比增长13.44%,尤其是车险保费收入48.78亿元,同比增长6.93%,是近4年来增速最快的。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农业保险、健康保险、信用保险、责任保险较快发展,增速分别达到20.27%、91.76%、2230.16%、21.95%。二是整体实力持续增强,经营效益明显。行业总资产95.98亿元,同比增加15.11亿元。承保利润6.16亿元,承保利润率10.1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52个百分点。14个险种中有12个实现盈利,表现突出的有车险实现盈利4.1亿元、农业保险1.4亿元、健康险1.1亿元。尤其是健康险盈利同比增长227.49%。21家公司中有12家实现承保盈利,12个盟市全部实现承保盈利,其中有9个盟市承保利润率超过10%。三是功能作用持续发挥,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财产保险领域承担风险金额4.22万亿元,同比增长47.65%,行业支付赔款31.41亿元,同比增长14.3%。有力保障了全区经济运行的安全和社会大局的稳定。农业保险承担风险保障1389亿元,同比增长168.79%。交强险和商业车险的结案周期分别同比缩短2天和1天,结案率分别提升1.96和1.7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