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的好消息

日期:2012-12-24来源:中保网·中国保险报

日前召开的两个重要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都向外界传出利于2013年农业保险工作的好消息。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面对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高风险、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新阶段,要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不断增加农业补贴,使之成为发展农业的有效政策工具。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提到2013年财政工作主要任务时明确指出,要“增加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

  其中的逻辑显而易见:农业保险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而“不断增加农业补贴”与“增加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又密切相关——品种增加需要补贴增加。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对象是投保农户。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直接关系农户的切身利益,在给农户带来实惠的同时,也促进了保险业保费收入的显著增长。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1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分别是51.84亿元、110.7亿元、133.9亿元、135.7亿元和173.8亿元,分别是2006年没有实施保费补贴政策时的6.13倍、13.09倍、15.83倍、16.04倍和20.4倍。

  2012年初,中央财政在水稻、玉米、小麦、油料作物、棉花、马铃薯、青稞、天然橡胶、森林、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牦牛、藏系羊14个中央财政补贴险种的基础上,将糖料作物纳入了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除扩大补贴范围外,享受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区域也扩大到全国。

  回顾近年,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的补贴力度不断加强。这项政策的实施开始于2007年,当年财政部开始实施农民参加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

  2008年初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将“统筹研究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保险保费补贴办法,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再保险制度及巨灾风险保险体系。”

  2009年初,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综合运用贴息、保费补贴、税收优惠等财税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支农投入格局。”以及“研究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符合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

  2010年初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则提出,“继续实施农作物保险保费补贴”。

  2011年1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称,2012年要“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扩大农业林业保险保费补贴区域”。

  将于2013年3月1日起施行的《农业保险条例》在法规层面确定了“对符合规定的农业保险由财政部门给予保险费补贴,并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的原则。

  在连续几年的财政政策推动之后,在15个已有品种的基础上,“增加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可视作一个更为积极的信号。由此判断,2013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极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实际上,还有很多和农户利益密切相关的特色品种值得考虑。比如,涉及范围和区域很广的茶产业、鸭梨苹果等林果种植业、葡萄种植业、花卉养植业等。

  每个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都涉及一个细分的行业,“增加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必然对农业保险公司的专业化提出更大挑战。农险公司必须花大力气推动产品、技术、渠道、队伍等专业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