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党支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事迹

日期:2015-05-13来源: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创新基层党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要求基层党组织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近日,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党支部被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评选为23个中央国家机关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优秀典型之一。财产保险监管部党支部的当选既是对支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成效的褒奖,也是对保险业发挥保险保障功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肯定,对保监会系统继续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能力水平具有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财产保险监管部党支部在保监会党委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坚持党建和监管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积极践行以“为民监管”为宗旨的保险监管核心价值理念,切实加强和改进监管,推动财产保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2月,党支部被评选为“中央国家机关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优秀典型”。

  一、以服务中心为着力点,发挥行业功能作用

  财险部党支部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抓大事、抓难事、谋发展,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发挥财产保险功能作用相结合,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发力,把党建工作的优势转化为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一)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新国十条”基本原则的体现。财险部党支部以推动商业车险改革为重点,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修订完善商业车险示范条款,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为群众提供更多产品选择和更多费率优惠。推动车型定价工作,引导群众理性进行汽车消费。指导行业开展汽车配件“零整比”研究和发布工作,努力解决汽车配件价格畸高的顽疾。“零整比”报告发布后,推动汽车行业下调零部件价格,比如,奥迪A6L降价后的“零整比”从411%降至291%,“零整比”高达12倍的北京梅赛德斯-奔驰下调全系车型超过1万个配件的维修价格,下调幅度平均为15%。据估算,行业赔付成本整体下降10亿元以上。2014年车损险已决案均赔款2890.31元,同比下降45.94元。这些改革成果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实惠、享成果。

  (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财险部党支部以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和国内贸易信用保险等重点险种为抓手,着力支持小微企业和出口企业发展,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总结推广宁波市通过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宁波经验”,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2014年底,全国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8个地级市、区相继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的试点工作,累计支持14.2万家小微企业获得融资贷款997.1亿元。其中,信用保险累计支持4.8万家小微企业获得融资贷款281.1亿元,保证保险累计支持9.4万家小微企业获得融资贷款716.0亿元。稳步推动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化,丰富市场供给。2014年,我国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收入11.8亿美元,同比增长8.2%,为5.3万家出口企业提供2125.8亿美元的融资额度。其中,为3.7万家出口小微企业提供252.3亿美元的融资额度,有力地促进了出口战略。比如,湖北宜昌某化工出口企业因韩国的两家客户先后倒闭和破产,导致销售货款无法收回,出口信用保险支付赔款1464万元,保证了出口企业稳健运行。

  (三)服务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财险部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要求,把与公众利益关系密切的环境保护、医疗责任、食品安全等领域作为发展重点,推动责任保险发展。会同有关部委推动相关领域立法,共同印发指导意见,深入推动地方试点,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我国责任保险保费收入253.3亿元,累计提供风险保障66.5万亿元,有效辅助社会管理。比如,2014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签单数量1.34万,同比增长43%;保费2.4亿元,同比增长24%;提供227亿责任限额的风险保障,同比增长77%。支持以“事前风险管理、重在事故预防”为主要特色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无锡模式”不断完善,通过该模式覆盖21个高风险行业,协助企业排查安全隐患,在防范环境污染风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再如,将医疗责任保险纳入“平安医院”和医疗风险分担机制建设,为5万多家医疗机构提供风险保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以服务群众为落脚点,践行监管为民宗旨

  目前,财产保险业服务能力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不相适应。财险部党支部牢固树立监管为民的理念,将促进农业保险、巨灾保险发展,有效治理车险理赔难作为突破口,不断增强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

  (一)服务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大惠农富农力度。

  财险部党支部把推动农业保险健康规范发展,提高服务农业现代化能力作为政治责任来抓好抓实,通过加强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大监管力度,推动农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加大支农惠农富农力度。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规模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亚洲第一。养殖业保险和森林保险业务规模已居全球第一。2014年,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325.7亿元,同比增长6.2%。承保主要农作物11.69亿亩,占全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7.73%。其中,水稻、玉米、小麦等三大口粮作物覆盖率分别达69.49%、68.67%和49.26%。承保森林21.7亿亩,同比增长13.15%,覆盖率达到67.17%。提供风险保障1.7万亿元,同比增长19.6%;参保农户2.5亿户次,同比上升15.7%;支付赔款214.6亿元,同比增长2.9%;受益农户3500.7万户次,同比增长4.0%。农业保险在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2014年7月,辽宁发生了自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旱情,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2900万亩,粮食减产100亿斤以上,行业及时向118.7万受灾农户赔偿9.3亿元,帮助受灾地区群众恢复生产生活,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肯定和好评,辽宁朝阳市的一位农户拿到赔款后激动地说“农业保险确实帮农民解决大问题。”

  (二)服务完善灾害救助体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巨灾保险制度对丰富抗灾救灾方式、提高社会风险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财险部党支部坚持发展为民,大力推动巨灾保险试点发展。积极推进《地震巨灾保险条例》立法进程,开发城乡住宅地震保险产品,加快组建地震保险共保体,深圳、宁波巨灾保险试点先后落地起步。深圳试点由市财政拨款3600万元购买商业巨灾保险,用于巨灾发生时所有在深人员的人身伤亡救助和核应急转移救助,每次灾害总限额为25亿元。宁波试点综合性巨灾保险,居民人身伤亡抚恤金额最高每人10万元,家庭财产损失救助额度最高每户2000元,每年为宁波提供6亿元风险保障。在加快巨灾保险发展的同时,组织财产保险业积极参加“威马逊”台风、新疆风灾等重大灾害抗灾救灾工作。强台风“威马逊”造成海南、广东、广西等省区700多万人口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60亿元。灾害发生后,行业向受灾群众和企业赔款11.5亿元,比如,赔付广西政策性农房保险3394万元,赔付海南最大的建材市场491万元,有效发挥了保险的经济补偿作用,弥补了受灾群众和企业的经济损失。

  (三)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有效治理车险理赔难。

  财险部党支部把治理车险理赔难作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突破口,常抓不懈,积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消费者满意度。从条款入手强化源头治理,组织行业对商业车险示范条款中容易产生歧义、引发纠纷的表述进行全面修订,减少消费者对保险条款理解不当引发的理赔纠纷。加上推进快处快赔制度建设,开展车险查勘定损人员职业认证,推动保险公司优化理赔流程等一系列“组合拳”,治理车险理赔难工作取得了新成效。车险万元以下赔案从客户报案至赔款支付完成的平均时间,由2012年的90.4天缩短至2014年的21.2天,2014年清理财产保险积压未决赔案735万件,行业理赔服务意识明显增强,社会满意度有所提高,行业形象进一步改善。行业综合治理车险理赔难工作经验,被国家机关工委评为“践行群众路线服务民生工作典型”,相关报告在《紫光阁》杂志发表。

  三、以服务党员为支撑点,落实以人为本理念

  面对部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财险部党支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的定位,营造在干事创业中提升素质、实现个人价值的氛围,努力做到党支部工作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一)加强权利型党组织建设,维护党员职工合法权益。

  财险部党支部认真落实党员职工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有效维护党员职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发挥党员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是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严格遵守党支部和行政议事制度,对于检查对象确定、行政处罚裁量、干部提拔任免等重大事项坚持充分酝酿、集体决策,较好地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二是做好党务部务公开工作。积极通过支部会议、党员座谈会、内部通讯工具、文件传阅、公示墙等传统渠道做好党务公开,充分利用微信等网络新媒体畅通党务公开渠道,保障党员知情权和监督权。三是完善表彰激励机制。积极选树典型,倡导学身边人、讲身边事,踊跃参加全国保险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评选活动,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党支部王祺同志成为保监会机关唯一一名被评为全国保险系统先进工作者的党员。部门团支部获得“2011年—2013年度中央国家机关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二)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职工综合素质。

  财险部党支部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作为服务党员职工的重要举措,提高党员职工的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升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一是理论学习常态化。建立定期学习制度,通过多种形式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形成长效机制。倡导“请进来”,邀请专家授课,开阔思维视野;鼓励“讲起来”,由各处室根据工作重点开展专题讲解,共同提高;支持“沉下去”,鼓励党员职工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一线情况。二是重点研究常态化。引导党员职工加强重点领域研究,积极开展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再保险等领域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加强重大问题研究,积极开展巨灾保险、商业车险改革国际比较等课题研究,为政策制定奠定基础。三是成果运用常态化。强调以练代训,鼓励学以致用,通过信息报送等多种途径,加大研究成果政策转化力度和推广应用力度。2014年,共报送信息44篇,总得分在会机关排名第一,有14篇获得国务院领导、会领导批示或被上级刊物采用。

  (三)加强人文型党组织建设,做好党员职工人文关怀。

  财险部党支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健全关怀帮扶机制,加强对工会和团支部工作的指导,通过工会和团支部,将党支部的人文关怀送到党员职工身上,党建带群建工作取得积极效果。一是保障好党员职工的权利。认真落实党员职工出差休假管理办法,规范党员职工产假、探亲假、事假等事宜;严格执行带薪休假制度,无论工作多忙,都实现党员职工分期分批休假。二是落实好党员职工的福利。按规定定期组织党员职工进行体检,积极协助办理医药费、交通费、物业取暖费补贴报销手续,及时落实上级组织的节日慰问、生日祝福,认真做好女职工权益保障工作。三是解决好党员职工的困难。倾听党员职工呼声,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党员职工在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关心党员职工生活疾苦,让党员职工感受到党支部的温暖。

  通过富有成效的工作,财险部党支部在党的建设和服务中心工作方面取得“双丰收”。财险部党支部扎实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建立了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党员意识较强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财险部党支部的推动和努力下,财产保险业保持业务规模平稳增长、盈利水平显著提高、整体实力显著增强、行业风险有效防范、功能作用有效发挥的良好态势。2014年,财产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544.4亿元,同比增长16.4%。行业实现承保利润47.8亿元,同比增长80.7%。行业总资产1.4万亿元,同比增长28.5%。行业承担风险金额761.7万亿元,同比增长13.0%;支付赔款3968.3亿元,同比增长11.6%。在完善金融体系、改善民生保障、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