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7日下午,北京金融街保监会会议室,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与7家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的代表面对面座谈3个小时。这是2011年10月29日任职保监会主席以来,项俊波首次打破低调习惯,与诸多媒体人士一起零距离对话。他认真听取并逐一记录了14位媒体代表对保险宣传工作的看法,就保险行业发展、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以及加强保险宣传工作等问题,与大家轻松地进行了充分交流。
参加本次座谈会的媒体有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金融时报》、《中国保险报》等。项俊波在仔细听取每一位到会媒体代表的意见后说,各位既是新闻记者,也是保险消费者。大家的发言,给我上了一堂善于运用现代媒体、做好保险工作的课。
项俊波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分别提到巨灾保险、农业保险、大病保险和责任保险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大大有利于保险发展。保险支持经济发展,其补偿和保障功能将释放出巨大的红利。未来10年-20年,仍是保险业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期。明年保监会将继续坚持“抓服务、严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十二字方针,重点推进巨灾保险立法、深化农业保险、促进养老和健康险发展、做实做细大病保险、修订《保险法》,以及开启车险费率改革等工作。
“保险业通过一系列市场化改革,为市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今年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下,行业发展超过了年初的预期。”项俊波说,保险业恢复到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全行业出现企稳向好的势头。大病保险带动了健康险快速发展,投资收益率明显提升,行业守住了满期给付、退保风险,全部公司偿付能力达标。
两年以来,项俊波调研走访遍及全国36个保监局,兑现了他上任之初的承诺。针对媒体反映的诸多情况,他说,这些问题,有的是局部性的,有的则是整体性的,有的是老问题,也有的是新情况。通过媒体的视角来报道,更加印证和补充了监管部门的认识。保监会正在想办法从法律、制度和机制方面来解决问题,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看中医,要治本。
“保险是好事,真正要把好事办好。”项俊波说,上个月到青海等地考察,农业保险和大病保险维护了农民利益,解决了因灾因病致贫的问题,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叫好。老百姓说,遭了灾,生了病,最盼望的不是市长,而是保险公司。但跟媒体的沟通不够,宣传没有跟上。以后监管部门要改变思维,多邀请记者到基层采访,了解老百姓对保险的真实认识和需求。
2013年保险业市场化改革力度很大,经历了普通型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投资新政等诸多大事件,媒体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项俊波对此表示感谢。
座谈会上,7家中央媒体代表对保险宣传工作、保险行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如建议保监会进一步加大信息沟通力度、加强新闻策划能力、建立保险业专家库、多提供基层生动鲜活的事例,以及不定期组织媒体参与保监会部门的业务研讨会,对记者进行专业培训,系统、深入地学习保险知识等。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健建议,着力推动保险宣传“五进入”活动,积极面向各级党委、政府宣传保险的功能作用,特别是保险参与社会管理、为政府分担风险的范例,重大突发性灾难事件中的保险理赔,使政府和公民设身处地加深对保险“雪中送炭”风险保障能力的认识,促进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理解、重视、支持保险业发展。
“媒体是信息聚集地,能聚合各方面声音,通过各种渠道向保监会反映问题,希望媒体多向监管部门建言,我们虚心纳谏。”项俊波说,抓服务,保险业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发挥保障性功能是永远不会变的。希望媒体发挥舆论领袖的作用,多发出保险业权威的声音,多为保险发展鼓劲,多向大众普及保险知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保险观念。而保险监管部门未来也将主动加大信息沟通力度,在重大政策出台前协助媒体做好策划和解读,向社会传递保险业的正能量!
中国保监会在京领导周延礼、陈新权、陈文辉、梁涛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保险学会、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